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郫都这样干

时间:2020-01-03       来源:国视风采


  8月23日,记者从成都市郫都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推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郫都将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到2022年,全区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以上,文化和旅游创新示范综合评估达到优良,游客满意度高于90%。

  


  三年努力 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郫都区明确了3年行动计划:2019年动员部署,补齐短板;2020年全力冲刺,创建命名;2021年全面提升,深化成果。

  底蕴深厚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优势明显

  今年4月,我省公布了首批10个“天府旅游名县”。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要在全省183个区(市)县中脱颖而出,不仅要在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文旅融合发展、创新示范作用、旅游服务等多方面达到优良状态,而且在县域旅游经济规模发展、县域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等方面必须优势凸显。

  今年初,郫都区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区委、区政府于5月15日召开了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

  发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郫都区底蕴深厚。郫都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商周时期,望帝杜宇教民农桑,留下布谷催春的动人传说;丛帝鳖灵治水兴蜀,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千秋基业,古蜀文明和农耕文化由此发祥。康乾盛世,郫都人集传统工艺之大成,匠心酿造出的郫县豆瓣享誉世界,被誉为“川菜之魂”。改革开放后,“扬雄故里”农科村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成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如今,郫都聚焦发展动能转换,菁蓉镇成为首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创客郫都”品牌日益响亮。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郫都这样干


  郫都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境内有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唐昌文庙、扬雄墓等文化古迹,先后孕育出了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严君平,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等古今名人。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7月,共接待游客1003.92万人次,已经达到千万级,实现旅游收入36.51亿元。从与往期的对比数据来看,今年1-7月,郫都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1.02%,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2.38%,全区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特色突出 擦亮乡村旅游鲜明品牌

  抓好优势资源,做大县域文化旅游品牌也是天府旅游名县的特色之一,县域内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特色鲜明,知名度、美誉度高,市场感召力强。在这方面,郫都区将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全新的特色名片。

  目前,郫都区有9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4A级景区包括农科村、望丛祠、三道堰水乡、青杠树村、战旗村等五个。今年7月28日,“全国乡村旅游(民宿)工作现场会”在郫都区成功举办,文旅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对会议的组织和承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称赞战旗村和十八坊“是乡村旅游淋漓尽致的展现”。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郫都这样干


  结合郫都区优势,当地着力打造三条特色旅游线路,一是串联菁蓉镇、友爱农科村、石羊村、佛罗伦萨小镇、太清路美食特区,打造商务特色旅游线路;二是串联陌上花开、多利农庄、梦桐泉、青杠树村、惠里特色街区、成都影视硅谷,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是串联安龙村、新希望乳业、川菜体验馆、农夫记忆、战旗村、川菜博物馆,打造体验旅游精品线路。

  此外,郫都区目前正在新建旅游环线,构建“一环三片多点”的郫都乡村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一环即“天府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走廊环,以蜀源大道—温郫彭快速通道—西源大道为骨架,打造一条连接郫都区天府历史文脉的“天府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环道。


                                                                                                     [ 责任编辑:王良勇 ]

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7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