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enlvzaixian.net 时间:2021-07-25 来源:文旅在线
7月22日,由道孚县人民与中 国 国 家 地 理 联合主办的道孚县第六届安巴文化旅游季中国藏民居论坛在道孚成功举办。
道孚县委书记蒲永峰,《中 国 国 家 地 理》杂志社副社长兼新媒体CEO才华烨,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道孚县委副书记、县长扎多等领导出席活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云南社科院研究员、茶马古道专家李旭,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协会理事徐宗威等22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理杂志及道孚本土等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藏学专家、学者和嘉宾集聚一堂,共同讨论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论证会签证大厅,各位专家纷纷签名,积极为道孚藏民居艺术之都代言)
论证会由蒲永峰、才华烨、刘洪、扎多四位领导上台撒下鎏金沙,拉开此次论坛序幕。蒲永峰首先向不辞辛劳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专家领导,向致力和支持弘扬道孚藏民居文化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地感谢!随后就道孚藏民居的主要特色,从道孚民居的结构、功能、形态、文化四个方面,向与会专家领导作主旨演讲。
论坛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老师率先为大家讲解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道孚民居的关系;云南社科院研究员、茶马古道专家李旭老师从茶马古道的历史角度,讲述了道孚民居的演变历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协会理事徐宗威老师从建筑艺术的宏观角度看待道孚民居,讲述了道孚民居的审美特征;中 国 国 家 地 理 签约摄影师袁蓉荪分享他在道孚进行人文摄影时,对道孚民居的所见与所思,摄影师的眼中,道孚民居为什么独具魅力;专著《青藏高原碉楼研究》专家石硕介绍了道孚鲜水河流域的扎巴碉楼与民居;中国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 国 国 家 地 理》特约作者李忠东讲解了民居在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中产生着变化;文物局文博新媒体讲师陈志文分享如何从世界民族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看待藏民居的保护和发展;西藏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甘孜州康巴生态与文化遗产抢救咨询保护协会创建人木雅-曲吉建才讲述藏式建筑色彩背后的学问。
在下午的座谈会上,专家、嘉宾通过交流讨论,不断碰撞思想,为道孚民居的传承与发展,献策献言。
才华烨在听完9位专家的演讲和交流后为活动致辞,他表示刚才专家们的发言,从地理、建筑、人文、历史、摄影等有同角度、不同观念,深入的为大家呈现了道孚县的深厚底蕴。希望在今后,能够充分调动中国地理各领域的专家资源、作者资源、摄影师资源。高标准、高品质、全方位地将道孚县呈现在广大读者的视野中。持续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美景、秘境,深入了解缤纷多彩的人文与生活。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以直观、明了、有趣的方式,通过中 国 国 家 地 理 媒体平台强势传播。使道孚民居在发展中传承,推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据了解,为了提升和保障此次论坛的专业性和真实性,7月19日至21日,道孚县还特邀《中 国 国 家 地 理》、民居、民俗、建筑等不同领域的16位专家学者到县深入考察采风,并设立了中 国 国 家 地 理红框实地标识牌。
道孚藏民居作为中国藏民居艺术的经典代表,被列为省级文物,民居建造技艺获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康巴藏式建筑基本类型中占有无出其右的地位,堪称世界民居建筑绝妙、绝版之“双绝”,享有“康巴藏房”之美誉。道孚县获得”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四川美观景拍摄点-道孚秘境”授牌后,将成为道孚推动藏民居传承发展、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强大动力,成为道孚享誉全国的城市名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通过有力论证,中国地理杂志拟于7月23日在道孚县举办的第六届安巴文化旅游季“花开道孚 与美丽同行”文艺晚会上,由中国地理杂志为道孚颁发“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四川美观景拍摄点-道孚秘境”授牌,让现场观众和通过电视、手机等观看直播的道孚儿女一同见证这个期待已久的历史时刻。
(图文:何晓红、拉布拉姆)
[ 责任编辑:刘柳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