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enlvzhichuang.com 时间:2020-03-27 来源:文旅在线
从成都到洛带古镇去,看过一路小潭、绿地、睡莲等,心情有些欢喜,到小镇看街上人还不算多,到了古镇大门人就往来不绝了。
小镇繁华自不必说,行人很慢,都像踩进《清明上河图》里面的画作去了,两边街道商铺林立,吃食精细,其饮食多汇聚中国各地之特色,如伤心凉粉、张飞牛肉、湖南豆腐、艾蒿饼等,去洛带古镇,撇开游玩之说,带着贪享人间口味的打算最合适不过了。
古镇房屋矮小,属歇山式房屋,一些民屋也表现有硬山式,其艺术攻于精,在雕花、鸱吻、瓦当、木挑、涂彩等上面特别讲究,这说明洛带古镇在建筑艺术的沉淀与传承上,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
街道较宽阔,两边各有明渠与暗渠一条,凉水引自山上。广东、湖广、川北、江西等各大会馆齐聚小镇。一个小镇有如此多会馆,足可想象,在明清时期洛带古镇的商业多么发达。
偶然间看了一所燃灯寺,寺庙高大恢弘,类似唐宋时期建筑粗朴、大气、宏伟之风格,寺庙香火不绝,燃灯长供,一颗黄葛树硕大粗壮,已为人们所信奉,当今中国寺庙前的大黄葛树,总是会成为祈福挂彩的标志。寺庙内供弥勒、释迦牟尼、观音等,经幡长垂;有大雄宝殿、韦驮殿、观音殿等。
洛带古镇矗立着一座别具特色圆形的土楼,共四层。土楼一般为福建、广东一带少数客家人修房筑屋的风格。几百年前从福建、广东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不仅带来了他们的饮食文化,同时也将建筑技术、民俗等带来,那么,洛带古镇又何其幸运,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汉族人,还包括各地外来的商人,他们婚姻互通、饮食共尝、建筑汲取等,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了洛带古镇一派祥和、包容、丰富的美好环境。
生活在洛带古镇的客家人较多,一座客家风格的圆形土楼里展现客家人关于民俗、工艺、陶瓷、宗教信仰、生活等资料非常详实,客家文化在与汉文化的碰撞中,逐渐变化又不失其本色。土楼收集的资料体现的已经是明清时期吸收过汉文化但仍然具有自身特色的客家文化,这与早期唐宋以前的客家文化差别是很大的。比如关于婚姻、陶瓷技艺、宗教信仰等,与荆楚(主要是湖北湖南)一带汉文化具有相同点又有差异。
要真正认识洛带古镇,恐怕三言两语还难以说清,而洛带古镇,不管是经历风雨飘摇,还是兴衰荣辱,依然俯视着这里来往穿梭的人们,继续上演着文化的交融。在古镇里看到一个可以看书、喝茶、闲聊的书店,温馨典雅,特别喜欢,但是奈何人生匆忙,我只有早早离去,那一份“kill time”难得的安闲,大多数总该留到不为衣食所忧的年岁里去。
(作者:王良勇)
[ 责任编辑:黄成毅、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