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行记

http://www.wenlvzaixian.net       时间:2020-10-26      来源:文旅在线

庚子年九月初五,从岷江而西,越汶川,到阿坝州府,迎接诗会,跋涉七百余里,日西方至,沿途石壁峻峭,植被丰茂,秋林如屏,万山层染,河谷之中,碎石似梳篦,流水如堆雪。

农历庚子年9月初五,从岷江坐车向西,越过了汶川,到阿坝的首府去,参加一个诗会,来去有七百多里路程,直到太阳偏西才到达,一路上石壁挺拔耸立,植物长得茂盛,秋天的山林似屏风一样美丽,高山层层如晕彩,河流的中间,散落的碎石像梳子,流水激荡出雪花。

州府马尔康,藏语曰“火苗旺盛之地”,中唐时朝廷羸弱,行羁縻之策;吐蕃磅礴,牧马茹川,北侵秦陇,东逼冉羌,南招六诏,绵虒以西皆为吐蕃所有,藏民因而繁衍生息,文化传承,本教盛行。

阿坝的首府马尔康,藏语的意思是“火苗旺盛的地方”,唐朝中期国家衰败,推行笼络控制的政策,吐蕃壮大如日中天,势力扩张到青海一带放牧发展生产,她北方已经向秦岭和陇山侵犯,东方逼近冉羌生活的领土,南边又招降云南六诏,汶川以西的地方都在吐蕃的统治之下,藏民们因而可以不断外迁充边,他们也带来了藏族文化,他们土生土长的雍宗苯教也特别受人欢迎。

驻于卓克基,山城若在井底,凭借脚木足河、梭磨河,不乏物产;民众相貌,亦干净细腻。城之南,为梦笔山,与金川、小金相连;城之北,为毗卢遮那圣山;尚存完整官寨一座,为卓克基土司家宅。

停留在卓克基镇,城市像落在井里一般,凭借脚木足河、梭磨河两大河流润泽,这里不缺乏物产,群众的相貌,也干净细腻。城市的南边,是梦笔山,与金川县、小金县相连,城市的北边,叫毗卢遮那圣山。如今还保留着一座完整的官寨,原是卓克基土司私有的房子。

满清西北,存嘉绒十八司,马尔康有梭磨、松岗、卓克基、党坝四支。土司先辈原是本教巫师,集大成者敦巴辛饶,掌土地人口,创立象雄文,又神话自身,汇种种超力,如将其名附义,明示万物为'敦',养育大众为'巴',心性普遍为'辛',利众极妙而为'饶',使群民偃服,自聂赤赞普,至拉脱脱日年赞,凡二十七代,均以本教护持国政,故地位盛极。

清朝的西北,原有嘉绒藏族十八支土司,马尔康有梭磨、松岗、卓克基、党坝四支,土司的先祖本来是雍宗苯教的巫师,最杰出的创教者敦巴辛饶,掌管着大片土地和人口,创立了象雄文字,并且神话自己,说汇集了种种力量,如把他们自己的名字做一番解释,洞察万物叫做“敦”,养育大众叫做“巴”,识辨各种心性叫做“辛”,造福大众奇妙无边叫做“饶”,利用这些手段让群众臣服,从聂赤赞普一直到拉脱脱日年赞,经历了二十七代,都是用雍宗苯教治国,所以他们地位非常高。

延及民国,索观瀛为卓克基土司,依附袍哥土头,又归顺国民党,红军翻越梦笔山,遭其阻击,索观瀛寡不敌众,携妻卷银,仓皇而逃,中央进驻,于官寨休整几日。

到民国时期,索观瀛担任了卓克基土司,依附袍哥取得实权,又归顺了国民党,当红军从梦笔山翻越到卓克基,便遭到了索观瀛的抵抗,索观瀛因为寡不敌众,只有携带家眷和银两仓皇逃跑,中央机构住进官寨,修整了几天。

今日官寨,古朴威严,虎踞龙盘,不失一分雄气,极目远眺,群山巍峨,姑且自在容与,陶然忘机。遥想观瀛土司,搜罗天下奇书,置于锦楼,家藏万贯,不忧材米,迎娶美人,金屋藏娇,令人欣慕,真可谓神仙生活。

今天的官寨,古朴庄严,虎踞龙盘,没有丢失一分雄气,睁大眼睛远望,群山如此壮观,暂且自由自在地徜徉,陶醉在官寨忘记了世俗斗争,回想曾经的索观瀛土司,搜寻四海八荒的好书,藏在自己的蜀锦楼上,家里有无尽的财宝,不担心吃不上饭,迎娶了最漂亮的女人,藏在这屋里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真令人十分羡慕啊。

离了官寨,访唐卡大师三郎罗尔伍,跨小溪,行数百步,便至其画室。先前巨幅唐卡,倏出蓉城,口碑载道,便有大师之功。观唐卡,栩栩如生,图画明丽,感叹民间艺术,巧夺仙工之笔。

离开了土司官寨,去访问唐卡大师三郎罗尔伍,跨过一条溪流,行走数百步,便到达了他的画室。不久前有巨幅的唐卡大作,突然在成都展出,赢得了不少市民点赞,那幅巨作的诞生就有他的功劳。观看唐卡,栩栩如生,它的图画十分明亮清丽,不由得感叹民间的艺术,像得到了仙人的笔法。

是夜困乏,未逛夜市,未看城河,歇息不提。

当晚很疲倦了,没有去逛马尔康的夜市,也没有看城市周遭的河流,休息后没啥可说的了。

  (作者:王良勇)

[ 责任编辑:钟佳薇 、王萍]

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7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