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肩上有担当

http://www.wenlvzhichuang.com       时间:2020-02-21       来源:文旅在线


——记抗疫一线“战地记者”的铿锵柔情

“我镇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紧急,刚才班子研究决定成立宣传工作专组,考虑让你担任组长,可以不用下村入户,就专专心心地在单位撰稿,提高群众的防护意识、增强干部的工作责任感。”1月28日,邛崃市桑园镇党政办主任陈婷波接到了镇主要领导的电话。电话挂线后,陈婷波陷入了沉思,“目前疫情防控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何通过宣传工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想到这些,她决定还是“违背”命令,悄悄走村入户了解实情。

通过与一线干部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她发现农村一线主要存在群众防控意识不强、镇村干部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群众对于张贴的公告、宣传标语大多瞟一眼,不会认真去看、去重视。如何站在群众视角去吸引他们的注意,真正让疫情防控意识入脑入心呢?陈婷波想到了编一段告示乡亲的“土味情话”,用邛崃“土话”录制的防疫顺口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由“小喇叭”宣传队不间断游走、播放于村道街巷;同时发动村(社区)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敲门行动”,户户发放“明白纸”、天天“耳提面命”。结果,这样不断“刷存在感”的“笨办法”,反而起到了明显的警醒作用,外出不戴口罩的群众越来越少,居家不出门的越来越多,大大减轻了镇村干部的工作量。

“瘦是瘦,精神够,点子还多”,这是村干部们对陈婷波的评价。自大年初二上班以来,陈婷波瘦小的身影跑遍了桑园镇21个村(社区),在收集一线素材的同时,她还帮着村(社区)想了不少防控好点子。比如建议高店村将“雪亮工程”视讯系统应用于小区管控,搭建起一套“智慧小区”防疫管控体系,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大大提升了应急处理效率;比如建议童桥村成立复工服务队,推行“客不进店、快买快称、一次购齐、扫码支付”全程零接触购买模式,确保场镇商超正常复工,居民购买安心、放心等等。

截至目前,陈婷波带领宣传组共编辑疫情防控信息21条,制作视频音频7条,其中《防疫一线党旗红——组工干部下沉桑园纪实》《退伍不褪色,退役战场再冲锋》《小区大“智慧”,防疫新“武器”》三篇报道被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中国网、神鸟知讯、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四川法制报等媒体转发刊载。

在担任前线宣传员的同时,陈婷波还坚持做着一些暖心事儿。比如去给自己私下“结对子”的低保户送消毒物品;比如她的小背包里总会备着几个口罩,送给那些没买到口罩的困难群众或者老人,其实这些口罩本是为家人备着的,为了节约口罩父母也被她下了“禁足令”;比如她发起的元宵节“暖心行动”,为一线的环卫工人、卡点值守员等工作人员送去热腾腾的汤圆,让在寒风中依然坚守岗位的他们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疫情不停,战疫不停。像陈婷波这样的一线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时刻准备着,奔跑在路上,通过“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作品,引导群众增强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争取早日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记者 王良勇 刘梦)

                                                                               [ 责任编辑:黄成毅 ]

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7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