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八美镇:变“土”和“石林”为“金山银山”

时间:2020-01-03       来源:国视风采


  “今年村上老百姓分红大约是63万元人民币(下同),务工部分收入有40多万元,一共有103万元。”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八美镇中古村村支部书记其米贡布12月8日表示,当地“兴旅游促脱贫”的路子走对了,村上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据了解,道孚八美镇地处中国熊猫大道与中国最美景观大道G318线交接部,是成都平原沿卧龙和四姑娘山这条川西旅游环线直抵新都桥乃至整个川藏线的必经之地,其境内有一片特殊的黑色石林,当地人称之为土石林,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2016年初,为给当地村民找到一条脱贫增收的致富路,道孚县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四川众奥文旅投资有限公司开发打造土石林景区。同年11月,土石林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2017年7月,土石林景区更名为墨石公园并正式开门营业。与此同时,景区所在的中古村村民兴建民居接待70余家,其中景区附近的民居全部租给开发公司经营。

  


  “2018年该村旅游收入73万元,其中门票和租金收入43万元,务工收入30万元。2019年将增加35%,发展势头很好。”其米贡布称,村民收入主要有三块。一是景区门票10%的分红,二是村民活动中心和民居接待设施租金收入,三是村民在景区就业和打临工收入。

  “除了经济收入,更大的变化在于人和环境。”道孚县八美镇党委书记巴登益西坦言,旅游开发让牧区群众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大大提升,也让整个八美镇社会面貌发生了质的蜕变,也让八美镇成为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发展典范。

  墨石公园景区总经理王艳称,中古村65户建卡贫困户中,现有8户在景区就业,贫困村民噶罗以前不懂汉话,现在不仅能用汉语交流,还成为景区优秀服务人员,年收入有3万多元。贫困村民其美翁姆是个残疾人,现已当上景区环保队长,年收入也有3万元。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中古村于2017年底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其中涉旅脱贫户户均增收达1.5万元、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八美镇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农牧区,过去农业以种植青稞、土豆等为主,设施落后、技术困乏、产值低下,农作物常年受到野生动物和自然灾害袭击。“八美有充沛的阳光、有特殊的温差、有特别的土壤,同样可以变为‘金山银山’。”巴登益西如是说。

  2019年,八美镇新建网围栏27271米、蓄水池5个、灌溉渠道6000余米,打造以高原莴笋为核心,以春油菜、黑青稞、荷兰豆为重点的系列生态蔬菜基地。同时,该镇流转土地3000余亩,因农业集约化新增技术工和基地劳务工岗位达到230个。“不同的季节,田园里的花海与墨石公园的石林形成景观互补,农旅产业初见成效。”道孚县委书记蒲永峰表示,因发展旅游,八美镇交通、市政、接待、环卫等显著提升,路子多了商机也就多了,脱贫攻坚也就自然迎刃而解。


                                                                                                     [ 责任编辑:王良勇 ]

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794号